可燃氣體監測及其監測原理
點擊次數:97 更新時間:2024-11-26
一、可燃氣體監測的重要性
可燃氣體在許多工業生產過程、日常生活場景(如使用天然氣的家庭環境)中廣泛存在。一旦可燃氣體泄漏并積聚到一定濃度,遇到火源就會引發火災甚至爆炸,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例如,在煤礦井下,瓦斯(主要成分是甲烷)泄漏可能導致礦難。因此,對可燃氣體進行有效監測至關重要。
二、可燃氣體監測的原理
(一)催化燃燒式
這種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可燃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的燃燒反應。當可燃氣體(如氫氣、一氧化碳、甲烷等)進入傳感器后,在催化劑(通常是鉑、鈀等貴金屬)的表面發生無焰燃燒。
燃燒過程會產生熱量,使傳感器的溫度升高。溫度的變化導致惠斯通電橋(由四個電阻組成的電路結構)中檢測元件的電阻值發生改變。通過測量電橋輸出的電壓變化,就可以確定可燃氣體的濃度。這種傳感器對大多數可燃氣體都比較敏感,響應速度快,能夠檢測較低濃度的可燃氣體。不過,它的缺點是催化劑容易中毒,受到硫化物、硅烷等物質的影響而失去活性。
(二)半導體式
半導體式傳感器主要利用某些金屬氧化物(如二氧化錫、氧化鋅等)半導體材料在接觸可燃氣體時,其表面的電子狀態會發生改變。當可燃氣體吸附在半導體表面時,會和半導體材料發生氧化 - 還原反應。
例如,對于二氧化錫半導體,在接觸可燃氣體(如乙醇氣體)后,會使二氧化錫中的氧離子減少,導致其電阻下降。通過檢測半導體電阻的變化來反映可燃氣體的濃度。這種傳感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、成本低、對多種可燃氣體有響應。但是,它的靈敏度受環境溫度、濕度影響較大,并且選擇性相對較差,容易受到其他氣體的干擾。
(三)紅外吸收式
不同的氣體分子對特定波長的紅外光有吸收作用。對于可燃氣體,例如甲烷,它在 3.3 - 3.4μm 波長范圍內有強烈的紅外吸收峰。紅外吸收式傳感器就是利用這一特性。
紅外光源發出的紅外光通過含有可燃氣體的氣室,可燃氣體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后,到達探測器的光強度會減弱。根據朗伯 - 比爾定律(吸光度與氣體濃度和光程長度成正比),通過測量光強度的變化就可以計算出可燃氣體的濃度。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精度高、抗干擾能力強,不受可燃氣體中毒的影響。不過,它的設備成本較高,對環境中的灰塵、水汽等因素比較敏感,需要定期維護。
三、可燃氣體監測設備的組成部分
(一)傳感器探頭
這是可燃氣體監測設備的核心部件,負責檢測可燃氣體的存在和濃度。根據不同的監測原理,傳感器探頭的結構和材料有所不同。如催化燃燒式傳感器探頭包含催化劑、加熱元件和檢測元件;半導體式傳感器探頭主要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;紅外吸收式傳感器探頭則有紅外光源、氣室和探測器。
(二)信號處理單元
傳感器探頭檢測到的信號(如電壓變化、電阻變化或光強變化等)通常很微弱,需要經過信號處理單元進行放大、濾波、模數轉換等操作。放大電路可以將微弱信號增強到合適的幅度,濾波電路用于去除信號中的噪聲干擾,模數轉換電路則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和處理。
(三)顯示與報警單元
顯示單元用于直觀地向用戶展示可燃氣體的濃度信息。可以是簡單的數字顯示屏,顯示實時濃度值;也可以是帶有圖形界面的顯示器,提供更詳細的濃度變化曲線等信息。報警單元在可燃氣體濃度超過設定的安全閾值時發出警報。警報方式包括聲光報警,如發出高分貝的蜂鳴聲和閃爍的燈光,提醒現場人員注意危險情況。
(四)數據傳輸與記錄單元
一些先進的可燃氣體監測設備能夠將監測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中心。通過有線(如 RS - 485、以太網等)或無線(如 ZigBee、Wi - Fi、4G/5G 等)通信方式,將數據發送出去。同時,設備內部通常還配備存儲單元,用于記錄一段時間內的監測數據,這些數據可以用于事后分析事故原因、評估安全狀況等。
四、可燃氣體監測的應用場景
(一)工業領域
在石油化工行業,煉油廠、化工廠等場所存在大量的可燃氣體,如乙烯、丙烯、氫氣等。可燃氣體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生產裝置、儲存罐區等區域的可燃氣體泄漏情況,確保生產安全。在煤礦行業,用于監測瓦斯濃度,防止瓦斯爆炸事故。
(二)建筑領域
在建筑物中,特別是使用天然氣、液化石油氣等可燃氣體作為燃料的場所,如居民住宅、酒店、餐廳等,可燃氣體監測設備安裝在廚房等位置,可以及時發現燃氣泄漏,保護居民和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(三)交通運輸領域
在汽車、船舶等交通工具中,對于使用天然氣或其他可燃氣體作為燃料的情況,需要監測可燃氣體是否泄漏。例如,天然氣公交車內安裝有可燃氣體監測裝置,一旦發生泄漏可以及時采取措施,避免發生危險。